燙金加工俗稱電化鋁燙印,具有色澤鮮艷、高貴華麗的特點,目前在各種高檔商標、說明書、賀卡和煙標等印刷品中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同時,水性上光具有無色、無味、透明感強且無毒、無有機揮發(fā)物、成本低、有良好的光澤性、耐折性、耐磨性和耐化學(xué)藥品性等特點,也已經(jīng)成為了高檔印刷品首選的整飾加工工藝。
隨著用戶對印刷品效果的追求,越來越多的印刷品應(yīng)用了先上光后燙金的工藝,隨之也出現(xiàn)了一些工藝問題,其中過水油后燙金燙不上就是其中的一個常見問題。所謂過水油后燙金燙不上,就是在印品已經(jīng)完成水性上光工序后的光油膜層上進行燙金加工,燙金圖文出現(xiàn)發(fā)花、露底或根本不轉(zhuǎn)印等現(xiàn)象。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燙金用電化鋁的結(jié)構(gòu)。電化鋁一般由五層不同的材料組成:第一層為基膜層,多為聚酯膜,決定了電化鋁的結(jié)實程度;第二層為分離層,主要成分是熱熔性有機硅樹脂,受熱后自動熔化脫落,決定電化鋁的分離性能;第三層為著色層,由耐熱的合成樹脂和染料組成,決定電化鋁的色彩;第四層為鍍鋁層,是氣態(tài)鋁在真空下均勻地附著在著色層表面形成的,起著增加色澤的作用;第五層為熱熔膠性膜層,主要由熱熔膠料組成,不同用途和型號都是由這一層所決定的。
進行過水油加工后燙金時(如圖1所示),燙金結(jié)果好壞的直接因素是熱熔性膠料在承印物表面上的附著力,影響膠料附著力的因素有燙印溫度、燙印壓力、燙印時間以及電化鋁膠料的性質(zhì)與被燙物表面的性質(zhì)等。
圖1 過光油后燙金示意圖
注:1基膜層;2分離層;3著色層;4鍍鋁層;5熱熔膠性膜層;6光油膜層;7印品。
當出現(xiàn)過水油后燙金燙不上的現(xiàn)象時,首先可以提高燙印溫度和增加燙印壓力來解決;若不行,則可降低機速和用軟襯墊來增加燙印時間;若上述措施還無法解決,則要考慮熱熔膠性膜層膠料與光油膜層表面的性質(zhì)是否匹配。一般可以先更換黏度高的電化鋁;若還燙不上,則要考慮更換燙印適性好的水性光油了。顯然,如果因為水性光油的選擇不當而使得燙金燙不上,則會使得大批的印品報廢,經(jīng)濟損失嚴重。因此,在上光前選擇一個燙印適性好的水性光油是非常重要的。
水性印刷上光油主要由樹脂、溶劑、助劑三大類組成。水性樹脂是上光油的主要成膜物質(zhì),通常是合成樹脂,它影響著膜層的各種物理性能和上光品質(zhì)。溶劑的主要作用是分散或溶解合成樹脂、各種助劑。 水性上光油的溶劑主要是水。水的揮發(fā)性幾乎為零。其流平性能非常好。但是,水作為水性上光油的溶劑也有不足之處,如干燥速度較慢、容易造成產(chǎn)品尺寸不穩(wěn)定等工藝故障。助劑是為了改善水性樹脂的理化性能及加工特性。只要了解了燙印電化鋁的特性,選擇具有良好燙印性的水性上光油,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藝,就能夠避免印刷品過水油之后燙印不上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