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原稿類中,除水墨國畫以外,都可采用傳統(tǒng)的復制工藝——以三原色為主,黑版為輔來獲取較好的復制效果。針對水墨國畫以墨為主,以色為輔,注重墨韻,墨分焦、濃、重、淡、輕的特點,采取ICR(非彩色結構)復制工藝。
注重電分機掃描部分的操作
1、正確確定黑、白場的密度范圍。因水墨國畫一般是在宣紙上作畫,而宣紙白度低,偏灰,需在其北背面襯一張比畫稿略大一點的175克/平方米進口銅版紙,來提高其反差。高光密度的確定,應以白紙部位風好絕網,使淡調處墨在宣紙上霏開,墨隨水流的痕跡表現(xiàn)出來。暗調密度應確定在濃墨處,密度為1.8-1.9,而不是焦墨處或重墨處。如設定在焦墨處,則暗調層次被壓縮,階調顯得平薄,暗調密度不夠;如設定在重墨處,則階調并級,暗調糊死。
2、層次階調的確定。BK-G的設定即黑版階調的設定是水墨國畫復制成敗的關鍵,應視原稿的具體情況設定為4或5,使暗調濃墨處K為97%,而焦墨處可為100%,以使階調更飽滿。確定階調層次應抓好淡墨和濃墨處的網點百分比,淡墨處設定為Y:M1%,C2%,K1%。濃墨處Y:M45%,C55%,K97%,應使黑版的階調變化能充分包涵原稿上的層次變化。
3、選用適當?shù)腢SM量。適當?shù)腢SM量選擇,可起到增強水墨國畫的藝術感染力,可在正常反射稿設定的USM量5-6-7-1的基礎上減弱淡調,增強暗調,設定為3-5-7-1,使淡中調處顯得氣氛生動,不生硬,暗調細微層次分明,符合人眼的視覺特性為藝術鑒賞的要求。
4、顏色部分的處理。水墨國畫雖是以墨為主,以色為輔,但如做好顏色部位的調節(jié),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選用長階調墨版和水墨國畫顏色中有墨,會使復制出來的顏色偏暗。可選擇在顏色校正通道上適當減去黑版的量5%-10%,可一掃因采用ICR工藝而使畫面顯得過于沉悶,成為水墨國畫復制的亮點。
在Photoshop軟件中做適當補償
將掃描好的圖像在Photoshop中打開,仔細檢查掃描的圖像階調是否全部包含了原稿上的全部階調。并根據(jù)原稿上階調頒的特點,用curves作適當調整。如為了突出表現(xiàn)原稿淺淡調處的層次所展現(xiàn)出的霧氣,可對黑版曲線作曲線a的調整。
應用ICR工藝,不僅能解決采用傳統(tǒng)工藝復制時所遇到的難題。如中性灰平衡難,層次再現(xiàn)顧此失彼,如強調淺中調,暗調受損,保持暗調層次,淺淡調層次難以顧全,而且能解決印刷中墨層干燥,背面蹭臟等問題,并可節(jié)省彩色油墨的量,為工藝的數(shù)據(jù)化,規(guī)范化操作提供條件,為藝術再現(xiàn)水墨國畫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工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