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荀一怔,笑了笑不說話。
這時嘴里塞滿了烤羊肉的高瑞(喬致庸的一個伙計)嘟噥道:“馬荀哥,你說啊,我們都聽著呢,喬東家什么話都能聽進去的。”
馬荀笑著在高瑞頭上敲了一下,直言道:“要是伙計們都能頂一份身股,參加分紅,我們這些人當(dāng)然求之不得,可東家和掌柜的利就薄了!東家怎么連這一層也想不到!”
喬致庸想了想,問:“馬荀,你想在生意里頂多少身股,才愿意留下?”
馬荀大為驚喜:“東家,您真愿意讓我這伙計也在生意里頂一份身股?”話剛出口,他又氣餒,嘟噥道:“這不可能,全天下的晉商都不會同意的!”
喬致庸撈起一個烤包子,美美地咬了一口,道:“我不問你這個,我問的是想你這樣的伙計,自己覺得該頂多少身股?”
馬荀忍不住遐想:“東家,要真有那一天,我覺得自個兒能頂二厘身股就滿意了。四年一個賬期,上一個賬期每股分紅一千二百兩,我有二厘身股,就是二百四十兩,比我四年的薪金加起來還多一百六十兩,我老家一家大小,一年四季就開銷不盡了,還可以買房子置地。真要有這么些銀子賺,打死我也不走!”
喬致庸將懷中的酒一飲而盡,笑道:“酒喝到這會兒,才喝出點意思,回去我要重訂店規(guī),在生意里給您二厘身股!”
馬荀一聽簡直驚呆了,旁邊的高瑞淘氣,狠狠地掐了他一把,他方才“哎呀”一生回過神來。
第二天,喬致庸召集掌柜的(總經(jīng)理)開會,馬荀等部分伙計也參加了。會議中喬致庸說:“無論一國一家還是一店,要想興旺,用人,用人就要兼顧東家、掌柜、伙計三方的利益,我提議,在店規(guī)里加一款,學(xué)徒四年以上出師,愿在本號當(dāng)伙計者,一律頂一厘身股,此后按勞績逐年增加。”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詫地抬起頭來。
顧天順(大掌柜)抬頭想說什么,又不好張口,暗中捅了捅身邊的二掌柜。
二掌柜無奈地站起道:“東家,你這一條……恐怕自打有了晉商以來,就沒有過。要是伙計也能和掌柜一樣在生意里頂一份身股,掌柜和伙計還有啥區(qū)別?”
三掌柜接著站起,道:“東家,我明白東家的意思,東家是看這一陣子要辭號的伙計太多,想留住他們,這是東家對伙計們的恩情。可是東家,要是看哪個伙計家中過得很難,你讓柜上另外施恩就行了,萬萬不可開這樣的先例!”
此言一出,下面的掌柜都起哄起來,孫茂才不禁皺起眉頭,有點擔(dān)心地朝喬致庸看去。
只見喬致庸神閑氣定,用力拍拍手道:“諸位,我說兩句。大家的一件我也聽到了,反對的理由無非有兩條,第一條,給伙計頂身股在晉商中沒有先例;第二條,你們擔(dān)心給伙計頂了身股,掌柜的就失了顏面,和伙計不好相處。如果只有這兩條,那我就要說說自個兒的一意見了。要說沒有先例,那也沒有什么,天下事總要有人第一個去做,關(guān)鍵在于這樣做有沒有道理。給伙計頂身股,是為了留住人才。人才是什么?人才是我們做生意的根本。只要能把人才吸引到我們復(fù)字號來,我們?yōu)槭裁床荒荛_一開這樣的先例?”
眾人安靜下來,喬致庸繼續(xù)道:“別的不說,比方說復(fù)盛公的馬荀,據(jù)我所知,近年來復(fù)盛公的生意有七八成都是馬荀做成的。這個人要是走了,復(fù)盛公的生意就讓他帶走大半!這樣一個人,我們?yōu)槭裁床荒芙o他頂一份身股,讓他留下?”
一時間眾掌柜都互相看了起來,想反對又似乎很難反駁。
喬致庸看看他們,又補充道:“至于第二條,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在新店規(guī)上清清楚楚地寫上,即使掌柜的和伙計同樣頂一份身股,掌柜的也哈是掌柜,伙計要絕對要尊重、聽從掌柜的招呼,誰違背了這一條,就是違背了店規(guī),大掌柜依然可以讓他出號!”
很快便有人道:“好,這樣好。”
喬致庸便趁熱打鐵:“大家沒有意見是不是?沒有一件,這一條就定了,給伙計們按年資頂一份身股!”大家歡呼通過。
喬致庸和孫茂才下棋,一局完畢,孫茂才拿出旱煙,美美地吸了一口道:“東家,你想過沒有,你為復(fù)字號訂的這個新店規(guī),不但在包頭,而且有可能在全體晉商中引起一場地震!”
喬致庸搖頭:“茂才兄,你甭嚇我。我只是為了留住馬荀,為了清除復(fù)字號內(nèi)部的積弊,有你說的那么聳人聽聞嗎?”
孫茂才笑道:“東家,我現(xiàn)在覺得,你可能在無意間做了一件大事。自古以來,伙計在掌柜的眼里算什么?說的重些,伙計就不算人,掌柜的賞飯給他吃,他才有飯吃;掌柜的不給他飯吃,他就沒有飯吃。這下可好,你讓他們也在生意里頂一份身股,他們在內(nèi)心里就和掌柜的,甚至和你這個東家平起平坐了!”
“真的?”
孫茂才笑道:“你這一紙新店規(guī),把伙計也變成了東家,既然他們成了東家,他們還會離開復(fù)字號嗎?”
喬致庸笑了:“還有嗎?”
“你將在晉商中間引發(fā)一場人才大流動,不用多長時間,上門當(dāng)伙計的人將擠破復(fù)字號的大門!”
當(dāng)天夜晚在喬致庸競爭對手的店鋪達盛昌內(nèi),掌柜的崔鳴九走進東家邱天駿房中,興奮道:“東家,喬致庸做了一件讓全包頭商家瞠目結(jié)舌的事,他改了復(fù)字號的店規(guī)!”
邱天駿一驚:“改了店規(guī)?”
崔鳴九有點幸災(zāi)樂禍,道:“東家,他壞了晉商多少輩子的規(guī)矩,讓伙計也在他的店里頂一份身股!”
邱天駿心中一震,長久地站著不發(fā)一語。
崔鳴九奇道:“東家,您怎么不說話?這件事鬧得我們達盛昌的伙計心都動了!但凡能辦點事的,人人都想辭號,奔復(fù)字號去呢!”
邱天駿突然回頭,道:“你悄悄告訴他們,讓他們等著,過不了多久,我也給他們頂一份身股,只是誰也不能說出去!”
崔鳴九大驚:“東家,我們也要……”
邱天駿轉(zhuǎn)過身道:“這件事到此為止,不要再說了!”
馬荀是非常能干的伙計,要是離開了對喬致庸就是個很大的損失。可馬荀根本動力去干,因為干的活很多可拿到的薪水很低,也就是付出與回報嚴(yán)重不對稱。當(dāng)競爭對手給出更高的薪水時,任何一個人都會考慮到跳巢。怎么樣留住他?留不住他是因為他覺得他在為別人干,因此要讓他覺得在為自己干才能解決他的動力問題。
喬致庸的做法改變晉商沿襲多年的只給掌柜身股不給伙計身股的制度,這么一做解決了伙計的積極性問題,為他人干轉(zhuǎn)為了為自己干,這樣做就能留住能干的伙計從而使生意得到延續(xù)?,F(xiàn)在很多企業(yè)給員工股份也是喬致庸做法的一個延伸。
喬致庸改變制度也說明了不因循守舊,能夠根據(jù)發(fā)展敢打破常規(guī)。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只有敢于創(chuàng)新的才能獲得發(fā)展,機會永遠屬于創(chuàng)新的人,制度競爭遠比產(chǎn)品競爭有著更高的競爭力。不過歸根結(jié)底,競爭獲勝的最關(guān)鍵因素還是人,人是第一要素。只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決人才的動力問題與長遠發(fā)展問題,才能獲得大的發(fā)展,而喬致庸的創(chuàng)新做法就很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